我国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防病,在两千多年前已提出了“治未病”理论。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24日在广州表示,决定在全国选择部分中医院开展“治未病”试点,服务百姓。 24日,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广州举行。王国强说,“治未病”其核心就在于“预防为主”,这次会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以来,首次关注预防保健的会议,要求中医院从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 王国强强调,在试点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及时总结的原则,紧紧围绕“治未病”的服务范围与模式、服务内容与方法、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探索出中医医院实现“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相关配套政策及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体系的办法。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 今年3月底,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在广东省中医院挂牌成立,各地也相继开展了一些探索工作。广东省中医院整合资源,把“治未病中心”分为三部分:“体质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及“传统疗法中心”。三部分以中医体质学说为主线,建立中医健康管理档案软件进行分析,并制定个体化健康调养方案,受到欢迎。目前,“治未病”工作已向社区推广。 浙江省中医院在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中进行“辨体优育”,实施孕产妇体质辨识,提供孕前、孕中和产后的辨体干预和辨体施养。武汉市中医院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季节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疾病进行干预或预防。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表示:“目前的医疗现实急需‘未病先防’,‘治未病’使人摆脱疾病的困扰,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他带领的课题组经多年研究的“体质辨识”,为中医“治未病”的开展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与会的中医药专家对“治未病”思想及试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研讨。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通过试点,在3-5年内建成一批成熟开展“治未病”的中医院,并将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