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多糖的测定方法 |
发布时间:2005-09-13 |
|
|
1. 原理 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的多糖经80%乙醇沉淀后,加入碱性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出葡聚糖,沉淀部分与苯酚-H2SO4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在485nm条件下,有色物质的吸光度值与葡聚糖浓度成正比。 2. 适用范围 参照AOAC方法。适用于检测含有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葡聚糖的样品。 3.仪器 (1) 分光光度计 (2) 离心机 (3) 旋转混匀器 (4) 恒温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 80%乙醇:800ml无水乙醇加水200ml。 (2) 2.5 mol/L NaOH溶液:100 g NaOH加蒸馏水稀释至1 L,加入固体无水硫酸钠至饱和。 (3) 铜贮存液:称取3.0 g CuSO4 ·5H2O,30.0 g柠檬酸钠加水溶解至1 L。溶液可贮存2周。 (4) 铜应用溶液:取铜贮存液50 ml,加水50 ml混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12.5 g,临用新配。 (5) 洗涤液:取水50 ml,加入10 ml铜应用溶液,10 ml 2.5 mol/L NaOH溶液,混匀。 (6) 1.8 mol/L H2SO4:取100ml浓硫酸用水稀释至1L。 (7) 20 g/L苯酚溶液:称取2.0g苯酚,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混匀备用。 (8) 葡聚糖标准液:称取500mg葡聚糖(分子量500,000D)于称量皿中,105℃干燥4h至恒重,置于装有干燥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准确称取100mg干燥后的葡聚糖,用水定容至100ml,葡聚糖标准浓度为1.0 mg/ml。 (9) 葡聚糖标准应用液:吸取葡聚糖标准液10ml,用水稀释10倍,葡聚糖终浓度为0.1mg/ml。 5. 操作方法 5.1 样品处理 (1) 样品提取:称取样品1~5g,加水100ml,沸水浴加热2h,冷却至室温,定容至200ml (V1),混匀后过滤,弃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 (2) 沉淀高分子物质:准确吸取上述滤液100ml (V2),置于烧杯中,加热浓缩至10ml,冷却后,加入无水乙醇40ml,将溶液转至离心管中以3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残渣用80%乙醇洗涤3次,残渣供沉淀葡聚糖之用。 (3) 沉淀葡聚糖:上述残渣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 (V3),混匀后过滤,弃初始滤液后,取滤液2.0ml (V4),加入2.5mol/L NaOH 2.0ml,Cu应用溶液2.0ml,沸水浴中煮沸2mim,冷却后以3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残渣用洗涤液洗涤3次,残渣供测定葡聚糖之用。 (4) 测定葡聚糖:上述残渣用2.0mL 1.8mol/L H2SO4溶解,用水定容至100mL(V5)。准确吸取2.0ml(V6),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1.0ml苯酚溶液,10ml浓硫酸,沸水浴煮沸2分钟,冷却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含量,计算粗多糖含量。 5.2 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吸取葡聚糖标准应用液0.10,0.20,0.40,0.60,0.80,1.00,1.50,2.00ml(分别相当于葡聚糖0.01,0.02,0.04,0.06,0.08,0.10,0.15,0.20mg),补充水至2.0mL,加入苯酚溶液1.0ml,浓硫酸10ml,混匀,沸水浴2分钟,混匀,沸水浴2分钟,冷却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A),以葡聚糖浓度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计算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相应含量,计算粗多糖含量。 c×V5×V3×V1×0.1 c×250 葡聚糖(%)= ---------------------- = ------------ …………… V6×V4×V2×m m (1) 公式中:c--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测定管中葡聚糖含量,mg; V1--样品提取时定容体积,ml; V2--沉淀高分子物质取液量,ml; V3 --沉淀葡聚糖时定容量,ml; V4 --沉淀葡聚糖时取液量,ml; V5 --测定葡聚糖时定容体积,ml; V6 --样品比色管中取样液体积,ml; m--样品称量质量,g; 0.1--将mg/g 换算成g/100g 的系数。 7.注意事项 (1) 苯酚-H2SO4溶液可以和多种糖类进行显色反应,常用于总糖的测定。所以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容器及试剂中其他糖类的干扰。 (2) 苯酚-H2SO4溶液和不同类的糖反应,显色的强度略有不同,反映在标准曲线的斜率不同。如果已知样品中糖的结构,应尽量以同类糖的纯品做标准品,或以含有已知浓度的同类产品做对照品进行检测分析;如果样品中糖的类型未知或结构多样,则只能以葡萄糖计或其他糖计报告结果。 (3) 试验证明葡萄糖、果糖等单糖,蔗糖、乳糖等双糖、低聚糖--棉子糖,淀粉、糊精等多糖及甜味剂糖精不干扰粗多糖测定。 (4) 本方法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建立,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验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