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热点

壳聚糖用于镇咳宁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5-08-23

摘要 目的:探讨壳聚糖澄清法能否用于镇咳宁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壳聚糖用于镇咳宁口服液的澄清,并与部颁标准的制备方法比较,通过对盐酸麻黄碱.甘草次酸.桔梗进行定性和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比较。结果:壳聚糖澄清法能使药液澄清,能保留镇咳宁中的有效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原工艺与本工艺生产的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含量,两者基本一致。制剂的澄清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原工艺。结论:壳聚糖澄清法可用于镇咳宁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关键词 壳聚糖;镇咳宁口服液;澄清。
中图分类号:R94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larification process of Zhenkening Oral Liquid by chitosan
junlin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find out a new clarification process of Zhenkening Oral Liquid by chiston.Methods:Chitosan are used in clarification process of Zhenkening Oral Liquid.Glyeyrrhetinic acid and the root of balloon flower were qualitatively analysed and ephedrine hydrochloride was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in the two processes .Stability of the two prepar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processes by chitosan has clearing action.Conclusion:The process by chitosan can be used in production of Zhenkening Oral Liquid.

Key words :chitosan; Zhenkening Oral Liquid;clarification

镇咳宁口服液由甘草流浸膏、桔梗酊、盐酸麻黄碱、桑白皮酊等药组成,具有镇咳祛痰的功能,用于伤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证。原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无澄清工序,久存后有沉淀析出。我们采用壳聚糖除去浓缩液中易引起沉淀的物质(蛋白质、鞣质类、多糖类),确定了镇咳宁口服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
1 仪器 与试药
1.1仪器
Dl-302A型调温调湿箱(上海浦东跃欣科学仪器厂),LC-1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1.2试药
壳聚糖(天津爱勒易公司);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甘草次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盐酸麻黄碱(原料):新疆制药厂;药材及流浸膏:兰溪市九泰中药饮片厂。
2制备工艺
按处方比例取桔梗、桑白皮分别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O)用4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按处方收集漉液,将两者的漉液与甘草流浸膏、盐酸麻黄碱等混匀。
2.1原工艺
在上述混合液中加水成一定量,按处方比例加入聚山梨酯-80、山梨酸、甜菊糖,加水调整至标准处方量,混匀,用滤纸滤过,灌装,灭菌,得样品1。
2.2新工艺
2.2.1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称取壳聚糖1g,加入50mL水,加入冰醋酸1mL,搅拌均匀,加热至80~90℃,加水至100mL,保温45min,备用。
2.2.2壳聚糖澄清剂用量考察 
取混合液800mL,分装于6个200 mL烧杯中,快速搅拌下加入配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加入量分别为2%、4%、6%、8%、10%、12%(百分比为澄清剂的体积与混合液的体积之比)。加热药液至90~100℃,保持1h,静置24h,同时观察并记录絮状沉淀产生、成长及沉降情况,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观察滤液的澄清度。结果表明: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絮状沉淀的量逐渐增大,过滤也更容易,但用量为12%的滤液色泽较浅。考虑色泽及澄清度原因,以6%~10%最佳,实际选用8%,按处方比例加入聚山梨酯-80、山梨酸、甜菊糖,加水调整至标准处方量,混匀,用滤纸滤过,灌装,灭菌,得样品2。
3定性检查
3.1盐酸麻黄碱的TLC鉴别 
取样品1和样品2 各2.5mL,分别置2个分液漏斗中,各加乙醚4mL,加浓氨溶液1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水溶液再用乙醚振摇提取2 次,每次4mL,合并乙醚提取液,加酸性乙醇2.5mL(乙醇20ml加盐酸1mL,混匀)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CMC-Na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溶液(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样品1与样品2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2甘草次酸的TLC鉴别 
取样品1和样品2各20mL,分别加盐酸3mL与氯仿20mL,加热回流1h,放冷,分取氯仿层,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mL使溶解,将氯仿溶液加在中性氧化铝柱(4g,100~150目,内径30mm,用氯仿预洗)上,用氯仿25mL洗脱,弃去氯仿洗脱液,再用氯仿-冰醋酸(19∶1)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10∶15∶7∶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254nm)下检视。样品1与样品2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3桔梗的TLC鉴别 
取样品1和样品2各5mL,分别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0.4g,加甲醇10mL,浸泡15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样品1和样品2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a.对照药材;b.样品1;c.样品2
4 含量测定
照高相液相色谱法[1]测定
4.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1mol/L 磷酸二氢钾-甲醇(90∶10,磷酸调至pH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7℃,检测波长为210nm。
4.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稀释、定容。
4.3样品的制备 及预处理 
分别精密量取样品1及样品2各5.0mL,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混匀,加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2,加入氯化钠2.0g使溶解,加乙醚摇5次(20,15,15,15,15),合并乙醚液。在室温20℃,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加适量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约5mL),挥干乙醚,残渣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适量,60℃水浴溶解,冷却,加缓冲液定容至50mL。
4.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4.5测定结果 
样品1含量7.97mg(批号020105A为8.05,020106A为7.92,020107A为7.94)。样品2含量为7.90mg(批号02105B为7.96,02106B为7.89,02108B为7.85),均符合规定。HPLC图见图1,图2。另样品1和样品2的pH值.性状.密度均符合规定,样品1色泽略显偏深。
图1 样品1HPLC图
图2 样品2HPLC图
5 稳定性实验
将样品1和样品2置于37℃调温调湿箱中放置3个月,观察其澄清度.色泽.pH值.定性及定量检查。结果表明,样品1有沉淀出现,样品2无沉淀出现,其余均无变化。
6 讨论
6.1 用壳聚糖纯化与原工艺的药液经薄层层析检测相比较,对照品在与样品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颜色的深浅.大小无明显差别,说明壳聚糖沉淀法对盐酸麻黄碱.甘草次酸.桔梗中的小分子物质基本不吸附。壳聚糖用量增大,药液的颜色变浅,说明壳聚糖对色素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6.2 用壳聚糖纯化镇咳宁口服液,澄清度.稳定性好于原工艺,小分子的药理活性物质能较好地保留。
6.3 壳聚糖易于吸附高分子物质,在中药中的蛋白类.糖类.鞣质.色素类易于被其除去,其中蛋白类、糖类、鞣质在口服液中长期存在易引起沉淀,且无镇咳药理活性,故镇咳宁口服液适于用壳聚糖纯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37~40。
[2] 谢虞升,李汉保,刘素清。壳聚糖在抗敏口服液制备的应用[J]。时珍国药研究,1998,9(1):42。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