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期,市场上名目怪异新潮的“功能性”饮料让人眼花缭乱,但还是受到很多追求个性和时尚的年轻人追捧,尤其在世界杯球赛期间,让人觉得熬夜看球喝这种饮料才够刺激。然而近期,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的一项科学报告显示,很多“功能性饮料”不仅含有糖、维生素B、氨基酸,具有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神奇”功效,同时它所含咖啡因量大得惊人。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以及本市医科大学营养学专家王宝亭教授以及本市营养保健品协会的顾问,医科大学营养系的专家王笃胜教授。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喝功能性饮料,由于某些功能性饮料含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所以儿童和孕妇最好不喝或少喝。
市场上的“功能性饮料”
大多为“营养强化饮料”
另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人士介绍,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制定“功能性饮料”的国家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软饮料的分类》只有“特殊用途饮料”的提法,因此行业内部普遍认为:“凡是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统称为‘功能性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在内都统称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细致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多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类、运动平衡类、益生菌类、低能类饮料。而专家认为真正的功能性饮料如果宣称具有某种保健功能,严格来说应该经过某种特定的功能性实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授与“蓝帽子”标志,而市场上出售的功能性饮料大多为营养强化型饮料。
选择功能性饮料要针对自己情况
记者发现只有个别功能性饮料在外包装上会注明“不适宜儿童饮用”字样,大部分功能性饮料并没有在外包装上注明不适宜人群。专家介绍,功能性饮料强调的是适应的人群,适宜的场合。专家建议消费者在挑选功能性饮料的时候,不妨看看每种饮料上所注明的成分,根据各种营养素的不同,依照其成分补充身体所需,有的功能性饮料添加大量咖啡因,因此不适宜儿童和孕妇饮用,因此您选择功能性饮料要根据自己情况。
专家称含咖啡因饮料过量饮用对人体有害
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标中没有对功能性饮料咖啡因含量的规定(国标中只有一个对于可乐饮料的咖啡因限定,每公斤饮料咖啡因含量不能超过150毫克),而高咖啡因饮料也没有在外包装上注明“高咖啡因”字样,您如果长期喝咖啡因超标饮料就会不知不觉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在欧洲市场上的能量饮料中,每升饮料的咖啡因含量若超过了150毫升,就会标注“高咖啡因”字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亦规定,每12盎司(1盎司约为28.35克)汽水饮料的咖啡因含量以65毫升为限,所以您购买饮料时可以参考一下上述咖啡因含量标准,看看是否属于“高咖啡因范畴”。专家认为,儿童、孕妇以及心血管病患者都不适宜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长期饮用这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造成孩子头痛和失眠,孕妇每日摄入超过150毫克的咖啡因,还会增加流产和婴儿体重不足的危险,一名普通人长期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
市场上“功能性饮料”大致分五种
多糖饮料:多糖饮料大多含有膳食纤维,比如市场上见到的大豆纤维饮料、绿茶纤维饮料等植物纤维饮料就属于这类饮料,有的饮料含有低聚异麦芽糖、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调节肠胃,喝后有饱腹感,可以减低食欲,适合便秘患者和减肥人群以及爱美的女性。
如果你想补充能量,增强体质,选这种饮料就错了,因为这种饮料让你降低食欲,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以及糖尿病患者不适宜饮用含糖量较高的饮料。
维生素、矿物质饮料:矿物质饮料和维生素饮料功能相似,是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锌、钙等各种矿物质元素,增强人的免疫功能和身体素质,它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更能有效抗疲劳,它和维生素饮料都适合大部分人饮用。有些矿物质饮料里也会含有一些抗疲劳的成分,像牛磺酸、肌醇、咖啡因等,能消除疲劳,迅速补充人体所需。
矿物质饮料尤其是含抗疲劳成分的矿物质饮料只适合容易疲劳的成人,儿童应该慎用。
运动平衡饮料:市场上的大部分功能饮料都是“运动型”的。这些运动平衡饮料能使人迅速恢复体力,是专门供体力消耗后的人群饮用的。
如果在体力没有消耗的情况下饮用,饮料中的钠会增加机体负担,导致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儿童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都不宜饮用。但是适合运动员、军人、高温作业人员,运动饮料由于其功能因子是电解质,也只有人们在运动之后或者大量流汗之后使用,电解质和维生素才可以迅速补充人体机能,达到最佳效果。
益生菌类:益生菌类饮料能促进肠胃中有益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功能。
特别适合消化不良的人。
低能量类:低能量饮料所含的热量、脂肪和糖分都低于其他的饮料,特别适合身体比较肥胖的人。
如果你平日能量消耗大,还喝低能饮料,就会让你的体能下降得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