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消费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保健食品呢?不同人群又要注意什么呢?
只要对症不要盲目
根据保健食品对人体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七大类,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减肥与美容功能、抗过敏作用、抗应激功能、健脑功能、更年期使用。
每种保健品都有相应的适应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又有最适应的症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点”,即“缺什么,补什么”。比如:亚健康人群以选用免疫调节产品为主;长期用脑的人可选卵磷脂等健脑的产品;长期失眠的人可选松果体素片调节人体生物钟,诱导自然睡眠;越洋长途旅行可选用褪黑素调整时差;参加登山运动,可选用耐缺氧及抗辐射产品等等。
有些人不惜重金购买价格昂贵和稀缺的保健品,如老山人参、野生灵芝、虫草,它们确为上佳补品,但身体健壮者如滥用人参,就会发生腹胀、食欲不振、烦躁、头晕、失眠、鼻出血、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说,好东西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安全第一调节为主
服用保健食品,首先要保证安全,不得有毒副作用。然而有少数不法厂家,在保健产品中违法加入西药,如在抗疲劳产品中加入“伟哥”成分,服后能诱发心脏病;减肥产品中加入“西布曲明”、“芬弗拉明”、“麻黄碱”等,严重者可危害生命;还发现“调节血糖”、“促进睡眠”等类产品中违法加入西药。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必要时可索取“批准证书”及“化验报告”,以保安全。
另外,购买时应仔细研读产品说明书,以确定产品的功效性,同时还要注意“不宜人群”如孕妇、儿童、过敏体质等禁忌,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不管是哪种保健食品,都是姓“食”不姓“药”。只是用它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切忌滥补、过补,否则会物极必反。
不同人群不同选择
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根据自身生理特点和身体状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保健食品是十分有益的,如延缓衰老类(主要是含总苷皂、卵磷脂、西洋参、维生素D、E的保健食品)、增加骨密度类(主要含有大豆异黄酮)、抗疲劳类(免疫球蛋白、黑豆、黑芝麻、多种有机酸等)、润肠通便类(含有木聚糖、决明子、人参等)。
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都很大,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这类人群应多食用含有酶辅助剂和鸡精的保健食品,有助于抗氧化和抗疲劳。
儿童及青少年这是一个形成体格和健全大脑的时期,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考虑到这个群体常见的发育缺陷,比如缺铁、缺锌、肥胖、近视、营养不良等。但儿童如果发育很正常就不一定要食用保健食品。
孕产妇孕妇的营养不良可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迟缓,一般来说在怀孕的第四个月就应该加强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哺乳期的妇女可适当选择含铁、钙、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的保健品。但是,应该注意避免对婴儿有不利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