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医药中间体市场走强在即 出口结构要升级

发布时间:2006-04-27

  “我国的医药中间体发展前景仍被看好,”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2006年第二届医药中间体研发进展及市场前景研讨会上从与会专家口中得知的信息。

  近日,包括SFDA信息中心王普善研究员,中国药科大学廖清江教授、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陶剑虹副所长等专家和来自国内70多位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专业人员共同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专家观点一:随市场走强

  会上,专家们透露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05年1~12月,我国化学原料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162.77亿元,同比增长33.51%;利润额67.8亿元,同比增长27.5%;尤其是出口额,达到了79.03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达27.55%。

  从这些经济指标来看,医药产业依然保持着相当明显的增势。专家们认为,医药市场的前景看好,必将推动上游医药中间体的走强。

  常规下,药品生产需要的中间体原来大多由医药企业自行生产。但近几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一些医药中间体生产逐渐从医药企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而转交给化工企业生产。从国际范围来看,医药中间体目前已成为国际化工界的一大产业。

  在我国,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投资规模不大,基本在数百万到一两千万元之间。由于医药中间体生产利润高于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又基本相同,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小型化工企业加入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行列中;生产中间体的利润率比原料药偏低,而原料药与中间体生产过程又相似,因此,部分企业不仅生产中间体,也开始向原料药延伸。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目前有许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

  相对于原料药及制剂,医药中间体的出口受到进口国的限制要少得多,而且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大制药公司从节省生产成本与环保要求的层面考虑,将其医药中间体的生产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可靠的医药中间体。这都给我国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好的商机。专家认为,由于多年累积的技术优势和未来医药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环保成本对中间体生产行业来说将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难题。

  专家观点二:选择优势品种

  我国的医药中间体产品链上,中、上游基础原料药的中间体产品由于应用领域较广泛,占据了整个链条的优势地位,因此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也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然而,我国医药中间体产品出口也遭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特别是印度。印度在医药产业上飞速崛起,如今与我国形成了竞争与共生的关系。事实证明,在我国医药中间体主要的出口地区欧盟、北美、中东、东南亚等,来自印度的冲击不容小视。

  由此,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必须调整出口策略。专家们认为,选择有竞争力的中间体品种或将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具体品种来看,磺胺类、四环素类、安乃近等商品是我国较早走出去的品种。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医药中间体发展迅速,从目前部分品种占全球的主要产销份额可见我们的优势。如VC、青霉素、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柠檬酸等占了全球60%以上的份额,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均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产品种类。

  在产品分类上,抗感染药、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等是我国出口型原料药系列,占全部原料药出口总量的90%以上,相应的中间体国内需求量也较大。

  专家们还提醒相关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随着形势的推移,医药中间体的研究和生产也要有所调整。专家们认为,疾病谱的变化将造就医药市场新的领域,相应的医药中间体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带来了新的机遇。研讨会上,专家们推测: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有精神疾病、绝经期疾病、勃起功能障碍、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鼻窦炎、偏头痛、糖尿病、老年性疾病、致命性感染等,这必将迎来相关药物中间体需求的增加。

  专家观点三:出口结构要升级

  专家们还指出,尽管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面临走强的趋势,但也要看到,在药品产业的金字塔形价值排布来看,医药中间体利润处于塔底,甚至低于大宗原料药。

  而事实上,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自身也存在如产品附加值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渠道建立不畅、信息支持不足、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等方面的“短板”,再加上水电煤运和化工原材料的涨价、环保成本的提高以及部分医药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外因,其国际市场优势竞争力渐渐受到威胁。

  专家指出,国内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把握缺乏经验,对贸易国(区域)医药市场、政策、贸易规则亦缺乏系统研究,以致中间体出口的综合质量并不高。因此,专家提出,必须改变国内中间体的出口结构,产业自身建设及生产软件建设亟待加强,努力打造一批具有cGMP、FDA、E/DMF、COS等认证的企业和产品。

  专家观点四:加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专家指出,即使对于利润相对较好的企业,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树立自有品牌,增强技术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应是考虑之中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国内医药中间体行业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加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已经对“大路货”失去了兴趣,皆认为即使行情出现好转,其盈利水平也不会太高,所以,各种所谓的特色原料药才会大受追捧,企业不惜重金投入全力转产。然而,值得反思的是,特色原料药的需求比较有限,一旦市场供应量激增,价格波动极大,中间体生产企业所承担的经营风险将是巨大的。因此,企业要做的,不是追逐短期利益的盲目跟风,而是寻找到维持企业利润“长青”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尽管国内中间体生产和出口的主力军是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三资企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成长,但整体来看,中间体生产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行业竞争激烈但处于无序状态。

  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一些国外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已经在积极实施进军中国的发展计划,尽管产品定位不同,但相信这对国内大大小小的医药中间体企业来说压力又更添一重,是时候想想如何“内练筋骨”了。

 

,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