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城区“性保健品”店已经无处不在,有的街成了“性保健品”专卖街。经记者调查,有的店面外,宣传画相当露骨,学生家长十分不满,店内“可疑”点多,相关部门管理漏洞百出。
宣传画当街张贴学生家长不满
4月10日,记者在位于固原市靖朔门附近的西关路发现,在西关路东西两侧仅100米的路段上,就有大小“保健品”商店20家之多,门外广告牌上标明的经营范围包括夫妻保健、卫生洗液、计生用品等,所卖保健品的广告宣传画也异常煽情露骨。记者又在靖朔门、和平门等地段采访发现,很多小保健品店的药物宣传画直接张贴在店外,加上一些介绍文字,内容相当淫秽。宣传画大多是裸体男女的各种淫荡姿势,文字则以主治病症范围为“主打”。在西关路有一家保健品店就紧挨着几个大学毕业生合开的幼儿园,看起来极为不和谐。记者问一位老板这种宣传画当街张贴是不是太露骨了,店主笑笑说:“古人都说‘食者,性也。’性生活是每个家庭都存在的东西,既然卖的就是这东西,广告做得越到位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呢!”
一位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连姓家长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尴尬”:“上周我送娃娃经过一家保健品店,6岁的儿子指着广告说‘阿姨真丢人,连衣服都不穿’,那时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连女士说孩子到秋后上小学时就可以离开这个“不敢抬头走路”的地方。大货车司机余师傅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也“逛”过很多城市的保健品街道。他说:“西关路是穿靖朔门而过的一条街道,两边有古老的城墙,本来是很有文化内涵的一条街道,不知怎的,从前年开始,这里开了很多‘性用品’店,现在,西关路快成了性保健品专卖一条街了。”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中小学生家长纷纷向记者反映,附近的学生上学、放学都必须路过一些保健品店,孩子们回来经常提出这样那样让成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少受毒害,快乐健康成长,有关部门应该管一管。
保健品店主胆子都不小
记者走进了“东海洗浴中心”旁边的一家“保健品”批零店。一块布帘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分成了两半,玻璃柜台里整齐地摆放着花花绿绿的“保健品”,后面的药架上还摆放着一些大一些的盒子。当记者进去时,一个正在帘子后面看书的40多岁的中年男子马上迎了出来,问要什么药,记者说,先看看,看好了再买。约莫半分钟后,老板拿出一种叫“好汉哥”包装上标着“食”字号的药盒,他介绍说:“这个药效果很好,吃了脸不红、头不痛,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服用。”当记者表示担心药品质量时,老板打保票,药绝对是正规的,而且还是中药,主要成份是藏红花、冬虫夏草、雪鹿鞭等,对人体绝对没有副作用。最后,记者以价钱太高借故离开。
随后记者又来到固原市和平门附近一家叫“午夜”的保健品店,老板从橱窗里拿出一粒小黄片药说:“这药是最近我们店进的新药,适合年轻人服用,效果没问题,20分钟见效,7天有效……”当记者说这药连外包装都没有,对这种散卖的药的安全性表示怀疑时,老板马上说:“这一粒才15块钱,效果不好我给你退钱!”同时,在这家所谓的“保健品”店里,记者也始终没有发现经营保健品的资质证明。
保健品真假雾里看花
记者在暗访了固原多家“保健品”店后还发现,一些保健用品店还成了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的“避难所”。在西关路附近一家保健品店,记者了解到他们的进货渠道。据这位刘姓老板讲,固原的保健品一般进货有两个地方,即西安和兰州。西安相对多一些,因为可以乘夜车,节省时间。当记者问这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时,他说:“在哪里进货并不重要,这主要由老板自己决定,兰州市场上的藏药比较多。”刘老板说他进货从西安进,有时候不去人,开个药单,直接给批发商打个电话就可以把药从班车上带来。记者问让班车带药难道不怕假药吗?刘老板说“假药也可以卖,就是便宜点。”他还一再申明,他所出售的药绝对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有些店里药口“不正规”,个别药甚至是用玉米面和激素做的,叫记者最好别吃“哑巴亏”。
在和刘老板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一连看了好几种所谓的保健品,其内容大都宣称“本产品为纯中药制剂,人体对药物没有依赖性”,其外包装上并没有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即使个别有的也是“食”、“消”字号,几乎没有发现“药准字”号的字样。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无论是保健品还是药品,均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注明批号和生产批准文号。
多个“婆婆”难管一个“媳妇”
据记者调查,2000年以前,固原只有2家保健品店,现在有多少家谁也说不清楚。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到底谁在管呢?固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金西平说:“保健品发展速度很快,能管得上的部门很多,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卫生、农牧等部门都可以管,而我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在谈到该如何区分保健品和药品时,金副局长说:“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食品’字样,其他的都不规范”。
固原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康向东介绍说:“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查确认,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我们市卫生监督所主要管理一些大的药店,这里问题不是太多。”随后,记者查阅了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所有在包装说明、宣传资料等内容中标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都必须由国家卫生部批准。
多个“婆婆”管不了一个“媳妇”,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口管理单位。性保健食品多含药物成分,但用的是食品的批号,卫生部门和药监部门都能管得上,责任不明确。另外,按照行政许可法“谁发证谁监管”的规定,性保健品的主要监管部门应是工商部门,但对专业性很强的药品,工商部门又力不从心。
一位市民骑车从保健品店经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