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搭载领域,应用较广的是航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近日,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专门从事卫星应用业务的北京航天卫星应用总公司合作,向中国保健品企业推出航天搭载技术服务。
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掌握航天器(卫星、飞船)回收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返回式航天器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生物(种子、微生物、菌类、藻类等材料)的空间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生物育种新技术。
多次太空搭载科学实验证明,宇宙强辐射和微重力、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大交变磁场和高真空等特有的、地面难以模拟的宝贵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目前航天技术在生物、医药、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世界科研发展的趋势。航天育种方法在有效创造罕见突变基因资源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在生物、医药、农业、材料等领域的包括诱变育种、太空医药、生物工程等科研生产开发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突显出良好的产业发展优势。
1975年以来,我国已发射了22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和6颗“神舟”飞船,26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法国、德国、日本的几百家单位,成功地搭载了生物、微生物、种子和仪器设备,开展了1400余项科学实验,在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生物科学,特别是空间诱变育种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育出了具有稳产、高产性能的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和微生物、菌类、藻类等500多个新品种。例如:
“卫星87-2”甜椒的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20%;
1994年搭载头孢菌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获得酶活性比对照高4.35倍
航天搭载的螺旋藻单株长度比普通螺旋藻增加近10倍;
航天搭载的番茄的胡萝卜素含量比普通黄番茄的含量增加3~4倍;
从神舟一号所搭载的生物菌株中提取出来的富硒他汀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生产保健食品中的主要成分。
随着航天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进一步开展,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计划与北京航天卫星应用总公司开展合作,该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为主营业务的核心企业,公司现注册资本金2.24亿元,净资产4.7亿元。该公司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权的返回式航天器搭载应用部门,依托中国航天科技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支持,利用“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的军民两用技术手段和搭载条件,已为全国30多家单位250多个品种提供了搭载实验技术服务,并在杭州、重庆等地建立了农业、药材航天育种推广示范区,进行示范推广。
根据国家计划,2006年我国将发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与试验卫星,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计划与北京航天卫星应用总公司,通过今年的返回式卫星进行的合作,向有意向的协会会员单位及广大保健品企业提供保健品研发太空试验,通过此项目的合作将在整体上提高中国保健食品的技术含量,推动中国保健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