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就是特别强调卫生部门的责任意识。”在1月7-8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神情凝重。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卫生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推动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卫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强强调。在会上,高强部署了卫生部门在2006年要抓好的几项工作,其中,关于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以及强调政府卫生工作责任等几项工作惹人注目。
城市医改思路初步形成
与2005年高强所做的工作报告相比,2006年的卫生工作报告除了强调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工作和新型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之外,还特别强调继续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加强政府责任。
“我们对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研究,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但由于情况复杂,涉及多方的利益调整,整体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高强说。
据介绍,目前,对卫生事业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已经确定卫生事业发展必须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坚持公益性质;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不盲目照搬外国的模式,努力构建以农村和社区卫生为基础、大型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化政府在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注重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医疗服务。
在国家整体改革方案未出台之前,各地要积极探索环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高强指出,第一,各地市都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第二,清理和规范公立医院开办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和内容,对公立医院开办特需医疗服务要实行必要的调控和干预,用于特需医疗服务的病床数不得超过总床位数的10%,防止盲目扩大特需医疗服务规模,影响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第三,公立医院从事特需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除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外,应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解决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
确立政府卫生工作四大职能
高强要求,在2006年的卫生工作中,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调控、监管、管理和服务。政府卫生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宏观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宏观调节,就是要通过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加上必要的行政干预,实现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市场监管,就是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机构、人员、技术准入和服务收费监管,保证群众医疗安全和收费合理;社会管理,就是依法管理公共卫生服务,调节医疗卫生服务供求,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卫生服务公平、公正,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服务,就是财力、物力向公共服务倾斜,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从严控制公立大型医院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控制医院擅自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抑制医疗规模盲目扩张,着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着力发展基本医疗和适宜技术,实现医疗服务供需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平衡。要把医疗服务作为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完善监管体制,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充实监管内容。”高强说。
在2006年要抓好的工作中,高强还指出,作为政府还需要完善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卫生机构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有关经费补助政策。制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府补助范围和标准,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完成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二是优化卫生投入方向,调整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三是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基建项目和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卫生专项资金管理。
“今年卫生部还将继续推进医改试点工作。从报告来看,卫生部对医改态度很谨慎,卫生部门更加重视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医改需要卫生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同步推进。”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法制办科教文卫法制司副司长宋瑞霖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