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生产规模。当前,中国浓缩苹果汁行业已经从成长阶段发展到相对成熟期,出现了相对寡头垄断的局面,在以山东为主的东部板块和以陕西为主的西部板块上涌现出中鲁、安得利、海升、恒兴等一批龙头企业。2004榨季,前3家企业的产量超过10万吨,前5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中小规模的浓缩果汁厂或倒闭,或被兼并,或成为半成品的加工厂;个别大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也在资金链上凸显出很大问题。浓缩果汁市场的竞争已处于较高的平台之上,对资源、研发、制造、营销的要求都大大提高,而且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产业进入门槛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内浓缩苹果汁的现有加工能力已趋于饱和,为了保证该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各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上不宜盲目扩大,而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与科技投入,坚持以管理保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
控制出口总量。今后,若苹果原料供应等环节运行正常的话,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将可能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但同时来自国外制裁的风险也很大,尤其是高酸果汁主产国波兰加入欧盟以后,若一旦对华提出反倾销,将会代表整个欧盟25国的声音,目前欧盟的征税幅度为25.5%。因此中国的出口量控制在什么范围,是行业需要把握好的问题。目前,通过行业自律控制出口总量,通过规范管理提升技术含量、塑造品牌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抵御贸易保护措施的有效手段。同时,要积极开发国外新兴市场如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等,探索产品多元化,拓宽国内销售渠道,缓解境外销售风险和单一国际大客户风险。
规范销售价格。只有国内各生产企业团结对外,走整体发展之路,销售价格才有全面上升的空间和可能。因此,必须发挥果汁商会的引导作用,认真检查各企业对出口限价的执行情况,谨防美、欧客户联手压价以及我国企业间恶性竞争事件的出现。但是,究竟如何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并认真执行浓缩苹果汁出口最低限价,这一关键性问题仍需业内人士共同分析与深入探讨。
提高原料质量。我国当前的果汁加工是以甜度高、酸度低的鲜食品种(以红富士见多)的残次果为主,而残次果比例过高,则易导致果汁成品中棒曲霉素含量超标(Patulin<50ppb)。另外,苹果原料的农残问题(尤其是甲铵磷)也会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而制约浓缩苹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把握原料收购价。这是最难协调的问题,也是目前行业最突出的问题。今后浓缩果汁行业应本着“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场稳定”的原则,并把握好以下两点:反对违反常规的低价收购,切实保护果农利益;反对高价收购,损害行业整体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