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北京居民生活状况满意程度调查结果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超过6成的北京市区居民对医疗卫生系统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而非常满意的居民则仅占0.4%。昨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05年北京居民生活状况满意程度调查”结果,相对于该中心1996年和2000年的调查结果,北京市区居民对医疗、环境、交通的关注在持续增长。
调查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胡大源和李玲教授主持。调查主要涉及城镇居民吃、行、医疗健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分别于1996年、2000年和2005年对城八区近2000户城镇居民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其中对医疗领域的专项调查今年还是第一次。
胡大源教授称,他们将向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份更细致的调研报告,作为政府部门的决策依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度,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就是该中心董事会董事。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医疗“非常重要”,其中1996年略微超过50%,而2000年则约有54%的受访者认为医疗问题“非常重要”,但到今年这个比例则激增到大约63%。
调查还显示,有51.2%的受访者对北京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评价表示不满意,另有8.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只有0.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另外还有39.5%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李玲分析说,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北京的医疗卫生体系有问题,但如考虑到此前央视组织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调查,这个比例还应该让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有些欣慰。据媒体报道,该项共有来自全国733名30岁以上公众参与的调查显示,90%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感到不满意。
李玲还说,考虑到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最丰富,仍有这么多的市民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北京医疗卫生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