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让“吹牛”药品广告“闭嘴”

发布时间:2005-12-19

  在兰州市的许多药店,随处可见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的身影,“一次性根治”、“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治愈率达百分之百”等《广告法》禁止使用的“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绝对性用语,比比皆是。正是这些夸大其辞的广告,引诱消费者频频上当。
据专家介绍,一些患者病急乱投医,一些药品正是瞄准了这个市场,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患者,牟取暴利。另外不少人缺少对违法虚假广告的识别能力,不清楚怎样辨别虚假违法广告,导致一些市民成为虚假药品广告的受害者。

  工商局发现百种药品广告虚假宣传

  按照国家规定,药品广告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近年的广告违法案件统计表明,药品广告违法情况最突出。

  据兰州市工商局商业广告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从2005年1月至11月底,共发现有数百个品种的药品存在有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我国《广告法》规定,如违法发布医药广告,将责令企业、广告公司改正或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或者处以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市场调查:虚假药品广告“包治百病”

  为什么一些药店、企业置国家规定不顾,大肆利用虚假夸大的广告来误导消费者呢?我市到底有多少药店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现象呢?12月1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在走访的几家药店中都发现有夸大广告宣传现象。

  在西固一药店,记者发现有些保健品宣传单上的广告词,明显有夸大作用。一种补脑保健品的宣传册上写着“能迅速清除‘疲劳毒素’,促进能量合成,提高血液循环能力”,“只有彻底清除疲劳毒素,才能强身健脑、记得牢、考得好”,另外一种补脑胶囊的宣传材料中称,可以消除大脑疲劳引起的记忆衰退、思维迟钝、失眠多梦、头晕头疼等各种现象,一个月可提高记忆商数30。宣称其产品为“智慧之源”。随后记者又在七里河一些药店发现治疗肿瘤、癌症的药品宣传材料上使用了“集中、西医于一体的基因肿瘤产品”、“减轻放、化疗对心、肝、肾等功能损害,保证放、化疗顺利完成”,“抑制癌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转移”等不符合国家医药广告标准的用语。

  在西关十字某医院门前,记者看到一些人手拿各种宣传材料向路人分发,上面有治肝病的,有治血液病的、癌症的……五花八门,里面的药用功能都明显被夸大。

  消费者:虚假广告害人匪浅

  据了解,这些虚假、夸大的宣传单都是企业或经销商自己印制的,就此,市药监局工作人员说,部分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考虑发布虚假广告给同行和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通过夸大失实的广告,刺激消费带动经济效益上升。

  市民刘女士反映,“我老伴患有糖尿病,看到一药品宣传的医治糖尿病的功效很神奇,就买了许多该药品,结果十几瓶药吃完了,而血糖一点儿没降。

  市民张先生反映,他患有高血压,一次在大街上看到有些人在宣传医治高血压的特效药,结果买了4000多元的药品,但服用后什么作用都没有,他认为这些人在欺骗消费者。

  药监局虚假违法广告有四大特征

  兰州市药监局提醒消费者,违法医疗、药品广告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不顾国家有关规定,刊播国家禁止发布的医疗、药品广告;二是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医疗、药品广告;三是夸大或不科学地宣传医疗效果和药品功效;四是违法利用医生、患者名义对医疗效果和药品功效作证明,引诱患者受骗上当。一些医疗机构宣传自己对于某些疾病的特殊诊疗方法,实为推销其所谓自行研制开发的药品,而这些“药品”大多是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使用这样的“药品”,可能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害健康和生命。

  兰州市药监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0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曾发布文件,对当前医学上暂时很难医治的一些疾病,比如说癌症、肿瘤,禁止发布医疗广告,如果消费者看到类似的广告,肯定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消费者没必要去信它。对于我市出现的违法虚假广告,他们已经联合工商部门进行专项整治,并将继续查处。消费者如果发现此类广告,可以拨打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8433370进行举报,一旦查核属实,他们将对违反国家医疗广告的经营企业予以重处。

,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