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糖尿病概况和相关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发布时间:2005-12-15

    一、糖尿病概况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98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仅3000万人,1995年这个人数就达到了1.35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估计,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到1.71亿,2030年预计全球患者将会达到3.66亿,导致全球每年有320万人死亡。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日前,卫生部公布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专家指出,中国糖尿病人数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糖尿病患者至少增加120万,并且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目前我国患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

    由于糖尿病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并且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给患者精神和肉体上都带来很大的痛苦,而避免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决定了其高昂的治疗成本。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糖尿病所带来的健康支出占整个健康支出的比例已经从当初的2.5%增加到15%,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负担更加沉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都有副作用。因此寻找开发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保健食品,配合药物治疗,在有效地控制血糖和糖尿病的同时降低副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糖尿病和调节血糖保健食品研发现状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保健问题,目前尚无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所以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和减轻糖尿病危害的关键。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生性疾病,控制血糖水平需终生用药,这就需要保健食品具有易于接受和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使用的特点,同时能够有效调节血糖水平,辅助药物治疗,由于现在糖尿病患者众多,所以本类保健食品是目前备受关注。

    我国目前调节血糖保健食品有铬制剂和天然降糖物质。铬是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铬缺乏常伴有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糖尿病人适量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人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各种植物中天然降糖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

    目前已被证实具有降糖作用的植物种类很多,大致分为常用蔬菜、茶叶、谷物、植物药等4类。 

    1 常用蔬菜:有苦瓜、南瓜、豌豆等

    1.1 苦瓜 有关苦瓜降糖作用的研究很多,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以苦瓜为原料的调节血糖保健食品。研究表明,苦瓜中降糖物质有皂苷类和非皂苷类两种,皂苷类降糖化合物对模型动物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与优降糖相比,其作用缓慢而持久;非皂苷类降糖化合物能改善胰岛素的作用。由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糠尿病(NIDDM)患者大都存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能改善胰岛素作用的物质对NIDDM的控制会更有效。

    1.2 南瓜 南瓜是我国传统的降糖食物之一,70年代日本的名和能治方对应用南瓜粉治疗糖尿病进行了报道。研究表明,南瓜的降糖成分主要为南瓜戊糖、果胶和铬。主要通过影响糖的吸收,补充铬元素,进而起到降糖作用。

    1.3 豌豆 试验研究表明,豌豆冻干粉及粗提物的降糖作用表明;同时,豌豆粗提物有很强的抑制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可通过抑制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而降低血糖。

   具有降糖作用的常用蔬菜是十分重要的天然降糖资源,因其安全无毒,可大量常年坚持摄入,因此开发此类保健食品,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茶叶 

    我国及日本民间常泡饮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经试验证明,茶叶中复合多糖(TPS),茶色素等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另外日本Nakahara等的研究则表明,乌龙茶提取物可阻碍小肠对淀粉和蔗糖的消化吸收,从而抑制餐后血糖升高。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的深入研究,茶叶降糖作用的研究成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便于长期坚持且十分经济的控制病程发展的方法。因此,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的降糖产品的开发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3 谷物 

    饮食控制主要是对主食的控制,已成为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麦麸、豆番粉(主要成分是荞麦)、玉米粉等富含水溶性纤维的谷物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并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减少饥饿感,可大大提高饮食控制的效率和可操作性,故目前迫切需要对以此类谷物为主要原料,具有降糖作用的主食的研发。

    4 植物药 

    我国的中草药及印度、非洲、拉美等地区的传统植物药中都有许多植物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近年来,对传统降糖植物药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 

   人参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甘草中的异甘草素被证明是一种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之一,故甘草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大黄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它不仅可以控制肾脏肥大(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还能减轻蛋白尿程度;除此之外,荨麻、余甘果、葛根、丹参、元参、山药、雪莲等许多中草药都被用于降糖制剂的配方。

   国外应用植物药治疗糖尿病也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日本、印度、墨西哥、智利、非洲等地,都有着悠久的使用植物药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与具有降糖作用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植物成分更适合于对糖尿病的长期控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故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国外对此类植物药水平,目前国内大多数有关研究还停留在研究的初级阶段,这种状况对中草药走向世界十分不利,也是对我国中草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今后应对中草药的降糖机制及功能因子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应用植物或植物制剂治疗糖尿病在国内外都有很长的历史,经过长期应用和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了植物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天然降糖物质,随着今后糖尿病患者人数在全球范围的激增,对这些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是今后的重点,各国都在进行此方向的深入研究,以便发现对糖尿病治疗有效的保健食品或天然药物。

    三、总结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不少保健品杀入糖尿病市场;到2000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众多厂家前仆后继地努力下,降糖类保健品渐次成熟。从市场反馈来看,一些地区一些降糖类保健品已崭露头角、表现不凡。

    随着消费人群不断扩大、患者发病年龄不断下移、人们的消费能力逐步提高,糖尿病市场已经进入“井喷”阶段,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也面对更大的市场,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机遇,确立市场地位,是企业将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本站编辑詹睿编写)

,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