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超重使糖尿病呈现低龄化特点
一直被人们称为“老年病”的糖尿病正呈现出低龄化苗头。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杨金奎提醒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并要求他们每天适当运动。
眼下,很多孩子偏爱甜的、油炸的、高热量食物,爱吃洋快餐、零食,平时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靠看电视、打游戏消磨时间,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小胖墩儿”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7-22岁学生中肥胖比率和超重比率持续上升,其中10-12岁城市男生平均上升了1.17个百分点,达到15.97%.日前,在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举办的“健康小天使”公益活动上,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杨金奎指出,肥胖和超重正是糖尿病呈现低龄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若孩子长期肥胖或者超重,胰岛功能逐渐衰竭,就易患糖尿病。据介绍,儿童糖尿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糖尿病以遗传为主,而孩子后天患上最多的就是由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杨金奎认为,预防糖尿病必须从孩子抓起,家长和老师应该督促孩子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此外,杨金奎还特别提醒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些生活细节变化,看是否符合儿童糖尿病的前期征兆。例如:孩子经常感到没劲儿、疲劳无力;以前不尿床的孩子现在尿床了;孩子吃得挺多,体重却反而减轻了;还有的孩子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部位会出现黑棘皮。如果出现了这些类似症状,就要及时送孩子到医院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