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我从来没吃过保健品,不能说假话骗人

发布时间:2005-12-09

  家住南京市白下区宁中里的105岁老人钱道康身体硬朗,现在还能独自行走,而且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是远近闻名的健康老寿星。尽管经济并不宽裕,可面对请他做广告的保健品厂家,钱道康从不动心:“我从来没吃过保健品,不能说假话骗人。”据了解,像这样找上门来要求代言的保健品厂家已有7家之多。(11月8日新华社报道)
  
  钱老的话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正如他实陈的那样,我虽然高寿,但不是吃保健品的缘故,没有吃就没有吃,“我不能说假话骗人”。另一种,并不是人人都象我一样不吃保健品也可以健康长寿,还是有一些人需要保健品来延年益寿的,如果自己代言的保健品经过实践证明,确实货真价实,是保健良方,做做也无防(因为广告中并不一定需要说自己吃了,我们也极少见广告代言人说“我吃了什么什么,确实不错”的话)。但是如果这些保健品不过是一些平常东西,甚至是一些“水货”,自己做广告还要夸耀一番,说什么“好,实在是好”之类的话,就是昧着良心说假话骗人,对于德隆寿长的钱老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两种解读就有两种现实,一是象钱老这样正值坦荡、不说假话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所以越发值得钦佩,一是说假话骗人的骗子(包括个人及集体)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所以人防人,人人自危。

  就事论事,骗子之多,假话之多,亦反映在目前广告市场秩序混乱、虚假广告泛滥的现实上。举医疗广告说,我们每天只要一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各种具有“神奇疗效”的抗癌药、治乙肝药、壮阳补肾药的广告就会铺天盖地映入眼帘。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这些广告往往夸大其辞,把一分的好处说成百分,把一个优点说成十全十美。摆出一副信誓旦旦、无所不能的样子是广告的“拿手好戏”,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促使人有掏腰包的冲动和欲望。

  当然,一瓶矿泉水,任凭广告吹嘘成仙露,估计也难以有人信以为真。但是一瓶药说成具有“神奇疗效”,虽然不会有百分之百的人相信,但总有一些求医问药无门的患者会相信偏方,报着一分的侥幸、存着百分之零点几分的希望去购买,这些人就成了厂家的利润来源,这广告对他来说就算没有白做。

  其实,如果按照广告上的说法,只要吃了某种抗癌药,癌症就会轻松治愈,那么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人在忍受癌症的折磨么?有些广告虚假得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要了,更何谈救治患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哪里还看得出对群众生命健康的责任态度,这样的广告不是假话泛滥又是什么呢?!

  一瓶矿泉水无论吹嘘得如何的神奇,一般来说对饮者至少不会有太多负作用,但是一瓶夸大得可“包治百病”的药,很有可能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没病治出病、小病治成大病,因此,假话不仅谋财,而且害命。可类似的假话在房地产、招工、美容……中比比皆是。

  虚假广告看似经济欺骗行为,其实是构建诚信社会的极大戕害,特别是假话走进权威媒体去说,更具“杀伤力”,现在是该好好治治的时候了。

 

,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