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失踪”医生王雪原披露内情
■天价医药费案追踪

12月2日前去哈医大二院看病的人仍然不少
据新华社电 30岁的医生王雪原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背叛”的极端方式在医疗界大出风头。作为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患者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电话连线采访。
“站出来说话是做人的底线”
记者:你为什么敢于站出来说话?
王雪原:现在,网上有好多人质疑我站出来说话的动机。我想说的是,哪怕这名患者花的不是500多万元,而是5万元,如果新闻媒体给我机会,让我站出来说出事实,我也会答应的。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医生的医德问题,一个人做人的底线问题。
我深知医生工作的艰辛。但再怎么辛苦,或者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或者因为制度等原因,没有享受到国家给的优厚条件,都不能成为医生随波逐流的借口。
“我和另两个医生被利用了”
记者:能否说说你经历这起天价医药费事件的过程?
王雪原:患者翁文辉病得很重,作为他的主治医生,最初我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了。后来,通过一系列事,感觉ICU病房管理比较混乱。
首先是于玲范主任多次让其他医生冒用我的名字下医嘱。其次是患者家属自备药品无人监管,发生过丢失事件。就这两方面问题,我专门提醒过于玲范主任,她却置之不理。
从7月31日开始,我明显感觉科里的气氛不太对劲。那天科里开会,主任说她对患者翁文辉的病历不太满意,让大家(包括我)对病程记录单、医嘱单进行大面积修改。我没理会。8月5日,主任找到我说,患者的病程记录不合格,她都给我撤掉了,不重写也得重写,并给我留好了空格,内容也限制好了。我认为,病程记录是最原始的东西,绝对不应该更改,主任往下撤,肯定有问题。
8月6日患者去世后,医院应患者家属要求成立了一个调查组,我参与了查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许多收费账单与医嘱都对不上,我非常震惊。
按照我们医院的流程,医生下达的医嘱,要由护士录入微机,然后领药。由于没人监管,护士领多少药,医生根本不知道,也就是说,医生与收费账单是脱节的。我在查账时看到,药品一般都是隔几天多领,隔几天正常领,再隔几天多领,显然是蓄意而为。我感觉这里面的漏洞太大了。
记者:你觉得自己在这起事件中充当了何种角色?
王雪原:现在看来,我和另外两名住院医生都被利用了。有时我认为某些药品不应该用或者不需要用那么多,但主任让用,我不敢不执行,否则贻误了病情,我负不起这个责任。
“医德滑坡是医疗体制问题”
记者:这起事件让你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王雪原:我特别不能容忍的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无论是500万元,还是5万元,都是救命钱。在这起事件中,很多医嘱没有的项目却出现在收费账单上,这不仅仅是过度治疗,而且是挪用患者的救命钱,与谋财害命没有区别。
记者:这起事件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王雪原:可能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最后病这一场。现在不仅仅是农民看不起病,连我们也看不起病。我每月平均收入两三千元钱,可是在我们医院ICU病房住一天24小时,平均花费5000元,我拿一个月工资顶多能住半天院,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所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足为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