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空前,尽揽绿色产品;清风送爽,再展绿都风采。回望盛会,我们分明看见,科技正一马当先,以无限生机和活力在第七届果蔬盛会上熠熠生辉。
走遍会场的整个展区,我们不难发现,本届果蔬盛会上“原字号”产品少了,而伊利、汇源、纽迪西亚、宁夏红、草原兴发等知名企业让“绿博”品牌更亮了。
果蔬盛会,年年纳新朋,岁岁迎旧友。回望本届盛会再静下心仔细想想,远道而来的客商展示的产品给港城带来了什么呢?是合作、是商机、是新产品、是友谊……但这“绿”色的会展也为我们敲响了“红色”的警钟。外地的“绿色交响曲”正在上演,而且直逼我们“绿色大市”的门槛。
虽然我们各县市区都精心布置了展区,带来了自己的“绿色”亮点,但大多市民看后都感叹:今年我们县市区展示的产品,与前几届没有什么变化,几乎是千篇一律。
而看看外地展示出的“绿色”产品,我们就不得不“紧张”。来自东北地区的一家企业在本届盛会上显得格外显眼,且参展的小米每天都有市民来抢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果蔬会开办七届,他们米业集团来了三次,收获一次比一次多。参加第一次时,他们参展的产品仅小米一种,而如今他们的参展产品已发展到10多个粮食深加工品种,其中,XX牌小米、大米、红小豆、绿豆等已获“A”级绿色食品标志。
在二楼北京一家展区上,所展示的七彩果汁酒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眼光,一位市民买后感慨地说:“不用喝,一看人家果酒瓶的包装就很有胃口。”在福山区展区也有雷同的果酒,但在包装上远远没有人家的精美。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许多外地老牌商品在本届盛会上穿上了新衣。例如,瑞盛的芝麻酱,不再是厚重易碎的玻璃瓶,而是换上了精致PC材料制的瓶子。
连续多届组团来的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带来的100个产品都是有绿标的,而且包装精美。“看看你们的产品,很值得我们烟台企业学习。”一位市民边看边说。
平度来参会的一个生态农业组更引人关注。他们除了带来有机食品外,还带来了有关绿色理念,比如绿色保健和有机教育。展区的一位负责人说:“绿色所包含的不仅是产品,它的范围很宽泛,我们的有机教育,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有机食品,只有了解,才会接受。这样它的最大市场价值也就培养起来了。”
打造“绿色”这一品牌,是我们港城最宝贵的财富,有了财富,怎样留住和扩大是值得思考的课题。对此,来参会的一位专家在谈到烟台的果蔬食品产业发展时坦言:“烟台市是一个果蔬产业发展大市,今后发展绿色食品应该提高质量,增加总量,扩大绿色食品区域化、规模化、精细化的生产能力,合力打造新的绿色品牌产品。”
不经意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绿色产品已经和我们的绿色产品摆在了同一个货架上。“绿色”资源本来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资本,是我们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最有利的武器。然而,今天外地企业也同样拥有了相同的武器,我们怎样才能在同一平台上做的更好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