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9月20日报道,卫生部在19日召开的卫生标准与健康高层研讨会透露,我国正在修订1985年以来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计划在近期重新公布实施。
这是一个好消息。按大多数人理解,只要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都应可以放心饮用。但现实情况却不是这么回事,很多地方的饮用水,虽然达到的“国标”,却依然不干净,也可能导致长期饮水者产生各种疾病。
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为什么不一定是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因为现行“国标”落伍了。据悉,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1985年制定的,距今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水环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自来水水源的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我国当前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是来自无机物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但我国现行的饮用水“国标”,监测项目只有浑浊度、大肠菌群等35项,而没有这些有害物质的具体检验方法和限量指标。就是说,即使饮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却不在现行国家标准检测范围内;只要达到标准规定的35项要求,即使饮用水中含有有机化合物,也达标。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70%由水分构成,人每天必须饮水,任何人都离不开水。正因如此,国际上对饮用水的标准非常重视,标准修订的频率越来越快,检测项目不断增多,指标不断精确。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于1993年、1996年、1998年、2003年、2004年充实完善饮用水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水质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表示,水质准则将做到随时修订。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饮用水监测项目都在100个以上,澳大利亚的检测项目达到248个。显然,我国仅有35个监测项目的饮水水卫生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差距巨大,也难以在源头上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还有,按照我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任何标准至少5年需要复审一次,而我们的饮用水标准已经20年不变了。其实,在这20年中,尤其是近几年,有关主管部门还是想尽快修改饮用水标准的,国内多名专家也曾联名上书全国人大,请求尽快修改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然而,由于部门之间“协调”、“利益”等诸多因素影响,直到今天,新的标准依然没有出笼。
饮用水,关乎人的健康,关乎人的性命。饮用水卫生标准,无疑是生命源泉的保护神,我国越来越多的水生疾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与陈旧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关。一个关系群众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大事,不仅容不得半点马虎,也容不得推诿扯皮。不合时宜的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早该修改;与世界接轨的新饮用水标准,应尽快出台实施,让民众喝上更加干净、安全的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