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1日开始,随着《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正式实施,药品管理的GMP认证制度将进入保健食品行业。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保健食品的市场秩序和注册程序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也给本来定位就不太明确的保健食品行业带来一定冲击。有人预计,上千种保健食品可能会因为拿不到“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而退出市场,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
针对行业混乱提出整治办法
据悉,这次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是针对保健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行业管理混乱提出的。
一位保健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而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不过保健食品虽然属于食品范畴,但由于其具有普通食品不具备的调节机体的功能,经常有人将其与药品混为一谈。此外,由于保健食品存在使用效果模糊、不明显的状况,尤其是很多保健食品引入了中医保健的内容,使得其疗效更加具有神秘性,这种短期效果不明显的特点恰好给一些企业牟取暴利提供了方便。
保健食品品牌通常是靠广告宣传和消费者长期服用的效果来维持的。目前我国很多保健食品企业的通常做法是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赢得知名度。一种保健食品上市后,广告宣传立刻跟上,明示或者暗示某种保健品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甚至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声称或者暗示保健食品为正常生活或者治疗病症所必需,拿“有效率”、“治愈率”、“评比”、“获奖”等作为烟幕;或者使用一些难以理解的专业化术语、神秘化语言、表示科技含量的语言等影响消费者的判断。某些广告则利用某某明星现身说法,或者请来专家、医务人员旁征博引的介绍推荐,还有不法商人利用大众“相信新闻”的心理,把保健食品广告做成新闻报道。
与宣传上狂轰滥炸相对应的是,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漠视。既然短期效果不明显,那么其生产的保健品没有不良副作用就可以了。于是进入保健行业的很多企业奉行短平快的原则,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企业根本不做产品研发,出厂价不过几元钱,到了市场上就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只重宣传、不重品质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很多保健食品在上市后虽然名噪一时,但几年之后产品即进入衰退期。不过在这短暂的昙花一现过程中,低投入的企业已经赚足了腰包,利益受损的自然是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保健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保健食品的注册申报量急剧增长,夸大其词的广告、居高不下的暴利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力图解决这些问题。
淘汰机制正式形成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颁布的《办法》在严格核定申报和审批制度上都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设定了一个高门槛,能够有效规范目前保健食品行业的混乱局面,引导保健食品行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前,我国在保健食品管理方面并没有建立退出机制,也没有定期的监管检查,除非严重违法遭撤销,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长期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企业一旦拿到“批准证书”就可以长期持有,并无被吊销的风险。而事实上,由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受理范围、审评技术要求等作过多次调整,因此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食品有的功能、原料已不符合现行的规定。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家已批准了6000多个保健食品,但实际上现在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仅有1000个左右,大量的产品实际上处于“休眠”状态,一些质量不高的产品长期持证“赖着不走”,假冒产品也充斥其中。
新《办法》实施后,国家药监局将介入保健食品的管理,引入GMP认证制度。这就意味着今后保健食品将和药品一样,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企业在申请保健食品注册时,必须对产品进行试验,否则不予注册。获得批准证书的产品有效期则为5年,有效期满后,申请人应当申请再注册。通过再注册,国家可对市场上的保健品实施动态管理,并及时了解市场上保健品的真实情况,清除一些不合格产品,保健食品的退出和淘汰机制也将由此正式形成。
业内人士喜忧参半
GMP认证制度是否能实现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的目的?有业内人士称,新《办法》实际上是以药品管理模式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太阳生科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认为,新颁布的《办法》提高了保健食品的标准,在食品安全上要求更为严格。比如要求保健品生产企业通过GMP生产硬件质量认证,这能保证那些符合标准的企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而对那些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打压,使其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但颁布的新《办法》以药品的管理体系要求保健食品,无疑模糊了保健食品的概念。而且根据新《办法》,申报一个保健食品费用高、时间长,按照这种严格的管理方法,很多企业会招架不住进而转行。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虽然改变了原来管理混乱的局面,也许会进入另一个发展方面不明确的局面。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人员介绍,我国保健食品的定位和归类本来就不明确,一直以“食”字标签出现,与药品有着本质区别。这次新颁布的《办法》利用药品的管理模式来管理食品,也许会对原本定位就不准确的保健食品行业产生一定冲击。另外,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400亿元,仅占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可以说保健品市场消化能力还很低,而GMP将迫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上加大投入,但企业的过剩产品究竟能否被市场所消化,则需要有关部门仔细斟酌。
不论保健食品行业如何发展,有消费者认为,以药品模式要求保健食品的做法能够有效地把不合格企业淘汰出局,今后在市场上买到的将是放心的、有品质保证的保健品,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