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昆明严查违规药品、保健品

发布时间:2005-06-08

    部分药品、保健食品夸大其词、超范围宣传功能的问题屡禁不止。昨日,昆明市对四城区的药店进行了集中整治,对不听劝告,依赖性顶风违规销售药品、保健品的清理下柜。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厂家在昆明市的一些媒体上,大量宣传、吹捧自己的产品、夸大效用的保健药品、保健器械等,置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令广大消费者上当受骗,吃亏不小,有关部门接到的相关投诉连年上升。据统计,由于生产厂家弄虚作假、媒体把关不严等原因,2004年昆明市媒体刊登夸大宣传虚假广告达98个品种,有关部门也多次予以打击。但都好景不长,风头过后,市场上依旧充诉着这类产品。昆明市药监局日前曾向药店、生产厂家发出《通告》,要求它们在一定限期内,将国家明文规定的不准销售范围内的药品、保健品、保健器械拆下柜台,逾期不拆,将予重罚。

    昨日限期已到,一些药店依然故我,照卖不误。根据群众反映,药监部门开出一份“黑名单”,“黑名单”中,“藏淋清”、“瑞草茶”等11种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成为了清查的重点内容。

    昨天上午,昆明市对四区的药品零售企业、零售连锁门店展开了检查。药店中上了“黑名单”的药品、保健食品,都没能逃出检查人员的法眼,一一被从货架上清理出来。这些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包装精美,说明上吹得天花乱坠。如一种名叫“高之营养液”的保健食品,其获批功能为促进发育,但该产品却称可增高长个;润肠通便的“瓷娃”保健食品更夸张,竟然自称可美白皮肤;本是保健食品的“瓜拿纳活力胶囊”夸大功能,冒充药品……对查出问题药品和保健食品多的药店,检查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罚。

    仅在云南康福乐药品经营部的一个门市,就有六七种违规食品药品被查出。

    昆明市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这些违规夸大功能的药品和保健食品,群众很难识别。患者服用后,可能会贻误了病情的治疗,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此次行动旨在打击虚假违法食品药品广告,避免其对消费者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造成危害。据悉,行动还将继续进行,对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广告的药品,以及处方药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的,药监部门将停止其销售、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