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chc.org.c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发布时间:2005-03-1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双先”表彰会上指出,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大案要案 加强机制建设

  从1月19日召开的2005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双先”表彰会议上获悉,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住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粮、肉、菜、奶等重点品种,容易发生问题的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重点环节开展整治,特别是对媒体曝光的、老百姓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和恶性事故及时、彻底查处,坚决把重大案件、恶性事故的发生率降下来,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着力治本,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和机制建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会议上指出,继续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监管责任。要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和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为保证专项整治健康发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总结2004年11个城市开展综合评价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所有省会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信用信息评价、披露等制度和奖惩机制,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力争用3—5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选定几个高风险食品品种开展食品安全调查试点。构建以省级和副省级城市为重点的信息通报网络,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网络设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试点。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和规范各部门信息发布程序,落实责任制,保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为推进奶制品和蔬菜两个品种规范信息发布试点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选择粮油、儿童食品、饮用水、清真食品、豆制品及包装材料等6个行业,部分省市大型乳品生产企业,部分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开展安全性调查分析和信息跟踪,提高综合监督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广告专项治理,严格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发布行为;从源头整治保健食品,有效净化保健食品市场,并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2004年,各地发生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震惊全国。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监察、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展开全面彻底的调查。还先后组织查处了广州散装假酒、黄花菜二氧化硫超标事件等影响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督查督办重庆火锅底料、龙口粉丝、太原陈醋等40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查处有关食品违法案件近40万起,总货值金额14.7亿元,其中立案查处13万起,货值金额15万元以上的988起,移送司法机关1585起,涉案人数7872人,逮捕270人,有力打击了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奶粉、儿童食品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浙江开始探索建立放心食品供应网、监管责任网和社会监督网模式;上海确立“堵源头、端窝点、严准入、强监管”的思路;河南初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整治效果评价制度。

  郑筱萸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全力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食品卫生法》的修订工作,解决法律法规之间不统一、不衔接以及重要食品安全制度缺失等问题。尽快出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通报、应急、调查处理等制度;参与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认证认可委组织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推进执法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