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禁售令”的深思 |
发布时间:2005-03-17 |
|
今年7月1日抗生素“禁售令”实施,有约400种抗菌药必须凭医生处方卖。至今已经近两个月了,药店的销售情况如何?到底有多少人拿着医院的处方来药店买抗生素?如果病人确实没有处方,但又紧急需要怎么办?记者就此做了采访。
抗菌药月销售额锐减七成
7月1日以前,抗生素销售额一般要占到药店总销售额的30%左右。以西单金象大药房为例,上半年每个月抗菌药的销售额达20几万元,一天约有700到800人来购药;而7月份抗菌药销售还不到7万元,一天的处方量只有七八十张,只占过去的10%。不只是金象,从各药店的情况来看,抗生素禁售还是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像其他零售药店,如同仁堂、医保全新的抗生素销售也都明显下降。
假冒处方开始露面
在处方药“禁售令”实施之后,虽然一些大药店一直坚持规范操作,但是也有药店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假冒处方和倒卖处方的现象已出现。有的顾客在购买处方药时,药师经过询问认为不应吃抗生素,推荐其服用非处方药时,这位顾客却从自己的包中取出处方,填上要购买的药品。并说:“我就是大夫。有了处方,你凭什么不卖给我?”令药店十分无奈。另外,目前已经出现了倒卖处方的现象。有关专家也认为,目前“强制凭处方卖药”的政策,在推行中确实存在障碍,且不说公众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而且一些处方也是让药店真假难辨。
电子处方用于应急
从7月初“禁售令”开始实施,北京的金象、医保全新和嘉事堂等品牌连锁药店,便推出了医生通过“可视电话”,给病人开“电子处方”的举措。“主要是为了应急,药店的诊所都是经过政府审批的,医生也是执业医师,是按照诊断治疗的基本原则给患者开具处方。为保证病人的安全,在处方用药量上,严格限定在最小剂量,而不是以售药为出发点,向病人乱开乱用。”金象大药房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但他同时也不否认,诊所的医生通过视频对病人的病症、病史及参考其他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来看病,有其局限性。
王府井医保全新的总经理刘志民也表示:电子处方只是一种过渡的手段,来开电子处方的病人,一般都是“清楚自己该吃什么药的”患者,而且这些药的一般安全性也较好。而青霉素之类的药物决不会轻易卖给病人;一旦遇到急性患者,药店会首先建议患者去医院看医生。
据统计,目前零售药店的抗生素销量只占抗生素全部销量的20%左右,故业内专家一直呼吁:仅从零售药店入手,抗生素滥用将难以根绝。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说,在医院没有对医生使用抗生素做出详细规范之前,单纯不许零售药店卖抗生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抗生素问题。专家提出,遏制抗生素滥用关键在于“医药分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