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作者 王吉舟/文
上市民营药企海王生物(资讯 行情 论坛)4年前从市场上融得15亿元现金,然而这笔钱今日非但没有转化成骄人业绩,并且逐年莫名惨烈损耗,旗下5家主要子公司2004年只能提供2266万元盈利,利润率1%,这可怜的业绩里边还有一半多是财政补贴收入在支撑。 15个亿如何融化掉的?我们尤其关注到其中一场正在进行、行将收官的“资本运作”,这是高手的作品,构思精妙、行途漫长(已经进行了3年4个月),海王和巨能的主人深居幕后,前台人士均名不见经传,从公开资料看,符合内地、香港法律。但这,却掩饰不了巨能实业以187倍市盈率、几乎无法套现的港股,换取海王在“巨能钙”项目(这是海王生物最大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达3个亿)中16倍债权的事实。这是一起真正的“毒钙事件”。海王董事长张思民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这样做是对股民负责。
香肠这样切下去,总有切到手指的一天
总部位于深圳的民营医药企业海王生物(000078)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著名传播策划大腕设计的广告创意,一线明星的精彩演绎,无不给出一个精美的印象。在人们热热闹闹地欣赏这些时,近3亿元的广告费用,已然砸了出去。
而期待中的美好回报,却并没有砸下来。海王4年前从股市上圈来的15亿元,已经消耗殆尽,而业绩却与4年前招股书中预测的美景相比,有天壤之别。如果考虑到会计科目调整和政府补贴的因素,海王甚至连能否持续盈利都要打上问号了(见附文《海王生物业绩盘点》)。
今天的海王,我们该如何定义它呢?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一个现金流失的资本运作平台、一个涉嫌虚假陈述被证监会调查的迷局、一个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的问题青年、一个由资本运作高手掌舵的公司。
实业公司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结果,往往是投资者除了得到一只金蝉脱下的空壳,什么好处也得不到。海王生物,今天看起来更像这么一只壳。那只飞走的蝉,名字是现金、是优质资产。4年前寄希望于在海王飞黄腾达的路上分一口汤的投资者——掏了15个亿的人们——今天绝大部分只有两个结局:苦海为牢或者断臂离场。
天方夜谭般的募集资金投向
海王1998年8月首次发行1910万股,募集到1.02亿元;2000年12月增发6900万股,募集到14.02亿元,这些资金投向大大小小18个项目,它们转化成海王的“生产力”。
看看募集资金第一大投向“投资入股北京巨能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海王入股41%)”吧。它的主打产品是“巨能钙”,花掉了3亿元募集资金,3年收益5521万元,是所有项目中回报最高的。
4年前,海王增发时声称,这个项目在2001年即可取得4995万元收益,可结果只取得了2650万元,缩水了近一半!从2001年到2003年,海王预测一共将通过北京巨能新技术赚到1.59亿元!可实际呢?海王一共只取得5521万元的投资收益。而海王自己提供的“北京巨能新技术”长期投资损失明细表还有更吓人的一套算法:2001-2003年该投资实际收益是亏损2848万元!(见表1)这已不能用预测误差来搪塞。
这是海王最大的募资项目,那么15个亿砸进去,其未来的成长空间究竟在哪里?
巨能钙片厂抵成了巨能大输液厂
很快,海王声称补钙市场遭遇恶性竞争,当务之急是减少损失,争取连本带利套现退出北京巨能新技术。这话很为投资者着想,一年后,海王做出一个“最佳选择”——以股抵债。
果真是为投资者着想?且慢!因为后面还有更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在等着你,只有解开这关键的谜团,才能找出真正的投资命运。
这个以股抵债是怎么形成的,先把目光转回到2003年11月26日,海王与巨能签订合同,以3亿元将海王持有的北京巨能新技术股权转让给巨能实业。这样,海王既可以退出“恶性竞争”行业,又可以把当年的3亿元全部套回,加上3年赚的5521万,实在划算。
可是,海王与巨能一向是“称不离砣”,怎么说分就分了?巨能怎么这么大方把3亿元还给海王,要知道这“巨能钙”一年不如一年。
果然一年过去了,巨能一共才付了2900万元,其余的不还了。
市场观察者当时觉得:海王最好起诉巨能,巨能钙多少还有2个多亿的销售额,仍然在行业前列,拍卖变现问题应该不大。
但出人意外的是,2004年11月24日,香港公民王书庆愿意将其持有的亚洲资源(899.HK)的1.294亿股股票过户给海王,抵偿巨能欠海王的2.76亿元现金。
香港“活雷锋”替内地同胞抵账,这可是头一遭。海王和巨能双方都声称不了解王书庆。而海王股东大会几乎是没有任何拖延地就同意了。这平添了“戏剧性”。
王书庆何许人,非亲非故地站出来要为别人还债,她手里的股票是怎么来的?
通过翻阅大量的公开资料,我们惊讶地发现了三个事实(见附文《解密亚洲资源资本运作路线图》):一,王书庆不是“活雷锋”,亚洲资源和巨能关系紧密。二,亚洲资源是只“注水股”,市盈率高达187倍,股价从2003年初的0.2港元/股一路炒高到2004年的2港元/股左右,平日成交量微乎其微,走势高度疑似庄股。三,王书庆的股票刚刚到手不足1个月就送人,而且,这些股票很可能就是亚洲资源某个大股东直接划来的,根本没有经过香港股市自动对盘交易系统买入。
亚洲资源平日成交量仅仅以10万股计,海王如果想卖出这笔股票,根本无人接单。套不出现金的股票,和废纸有什么区别?对此,海王正式复函:亚洲资源业务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稳定持有这样“高成长性”的股票,很有前途!
然而,亚洲资源的主业,恰恰就是巨能旗下的两家大输液生产厂,一家在吉林,一家在浙江。两家的规模都不大,至今都还挂着巨能的品牌。这两家巨能的厂子采用完全一样的“反向收购”上市手法:由4个女士在境外注册BVI公司,把厂子注入这些女士的BVI公司,再把BVI公司注入亚洲资源。
大输液的行业前景如何呢?这是个起源于1970年代北京的词汇,意指“100毫升以上的大容量注射剂”,在成为行业标准之后,一用30年,创造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100亿元的大产业。30年后的今天,历史的天空已经变色,盲目投资、重复引进、畸形的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利润摊薄。现在,一瓶大输液的出厂价只有1.5元,利润不到1毛钱,不及一瓶矿泉水。未来5年,将是大输液厂的艰难时刻,将有大批企业因亏损而倒闭。
可以看出,海王只不过是把巨能左边口袋里的钙片厂,换成了巨能右边口袋里的大输液厂;从一个恶性竞争的行业,换到了另一个,其实是“资本魔术师们把股民的3亿现金,变成了1.294亿股亚洲资源”。
那么,亚洲资源怎么被注的水,实际应该值多少钱?
以股抵债造成股民重复损失
亚洲资源第一大股东、董事局主席叫Zhang Cheng,是个加拿大籍华人。
这位女士十分有个性,她把汉语拼音当作姓名,并数年如一日地使用它,在公司厚厚的披露信息卷宗中,她居然没有一处留下真迹,这些在香港上市公司主席中堪称仅见。香港的官方文件是英文正本,加拿大的官方证件也都是英文,联交所相关人士也不知道Zhang Cheng的汉字。而且,如果按照港人和北美华人圈的罗氏拼音,应该是“张正”的读音,按照大陆的拼音,应该是“张成”的读音。这样自然很容易令人混淆。而且,香港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董事和主席的名字也是汉字原名,包括亚洲资源的其他董事,一向是以本名示人。
公开资料这么描述她:46岁,加拿大国籍,有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曾经于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助教。我们走访了北京邮电大学,该校的资料显示曾经有这样一个人:
张程,1988年被评为助教,在机械系从事教学工作,后来移民加拿大,离开了大学。她的父亲,是已故著名的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曾在哈工大和北航任教多年,张老一生勤俭教学,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地位,儿女也都事业有成。
这个前女教师张程,是不是就是女富豪Zhang Cheng,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系没有第二个同名同姓、同样移民加拿大的40多岁的女老师了。
我们发现,就在巨能的两家大输液厂紧锣密鼓地通过另外4个女士的BVI公司,往亚洲资源注入时,另一个女士的BVI公司也成立了,这就是Zhang Cheng和她的Guardwell公司。其他的4名女士在完成使命后就消失了,只有Zhang Cheng,不但没消失,还当了董事局主席。她的介入和亚洲资源的股票价格暴涨丝丝入扣:
亚洲资源注入两家厂子之后,股价非但不因利好上升,反而“雪崩”:从2002年7月的最高点1.32 港元/股,一路跌到最低点0.2港元/股。这时,Zhang Cheng增持6.52亿股成为公司63%的绝对控股股东,同时她还预订了另外2亿股期权,约定一年以后行权,行权价是0.2港元/股,无论届时市价为何。
再请注意如下的巧合:Zhang Cheng和另外两个女士同一天、在同样遥远的维京群岛成立了BVI公司,Zhang Cheng的Guardwell后来收购了亚洲资源,另外两个女士的Bright Central先收购了巨能的浙江大输液厂,再注入亚洲资源,无疑,这暗示着3个女士和巨能是关系密切的。
再看这个收购数据:巨能的浙江大输液厂一直亏损,而且销售额很小(2002年销售额378万元,2003年销售额1248万元)。但是,亚洲资源以1.2亿港元现金收购它。为什么?
曾经有股民声讨海王“以股抵债”,说亚洲资源是庄股。海王在回复中声称:亚洲资源的股价没有人操纵,2港元/股是受到认可的,而且有证据:
2004年6月8日,当股价暴涨到了2.475港元/股左右时,亚洲资源以2港元/股的价格,售出1.75亿股,套现3.5亿港元现金,市盈率高达130倍!毫无疑问,这个市盈率高的有点离谱。谁是130倍市盈率股票的买家呢?
中国人寿信托有限公司买了1亿股、中良财务买了0.5亿股、中信资本买了0.25亿股。可以看出,这些高位接盘的买家都是中资背景的公司,而且是信托和财务公司为主。
这些中资背景的公司高位出手接盘,是认可亚洲资源的前景吗?大输液厂的130倍市盈率的投资价值,很难用合理的方式解释。如果是受人所托,那势必造成大量的资金沉淀抵押痕迹,也难辞违规之嫌。
如果画一个亚洲资源资本运作路线图,就会发现,Zhang Cheng买壳成功前,亚洲资源股价一直暴跌,跌到最低点Zhang Cheng以极低的成本(1.7亿港元),拿到了8.52亿股(包括期权,占当时股份总数的75%)。张程拿足筹码后,股价就开始暴涨10倍!中资信托机构于最高位接盘“长期持有”,使张程持有的8.52亿股得以理由充分地维持在了超过17亿港元的市值上,并且从这些中资机构手中获得了大笔现金,然后,现金又通过收购亏损的大输液厂,流出了上市公司!这既没有损失大笔现金,又为以后的以股抵债等资本运作提供了充足的市值储备空间,可谓一“壳”两吃。
这种股价走势,如果还有人硬说:“没有人操纵”,如何经得起推敲。
要计算亚洲资源这种盘面走势和海王损失的关联度,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海王3年总计从北京巨能新技术的股权上获得收益5521万元,年均1840万元,转让这笔股权的做价是3亿元。3亿/1840万=16倍市盈率。
按照公平交易的原则计算,16倍市盈利率的债权应该用不高于16倍市盈率的股权抵偿。以16倍市盈率计算,亚洲资源应不超过0.3港元/股。如果按照大股东持股成本计算,亚洲资源应该是0.2港元/股。
因此,亚洲资源暴涨到2港元/股,就使海王的以股抵债隐含损失率高达750%-1000%,这就是海王股民的“第二次”损失。
王书庆台上唱,谁在台下和
2004年10月20日,Zhang Cheng行使期权,以0.2港元/股(此时市价超过2港元/股)获得2亿股股份。6天后,27日,王书庆即通过全资设立的BVI公司land star购入1.294亿股(占亚洲资源总股票数的9.17%)为巨能抵债。
前后不到6天!如果非说她们俩没关系,这又是巧合。那么巧合,看来总是在该发生时一定发生。常识表明,频繁而绝对的巧合经常暗示着关联。
通过公开资料,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王书庆兜圈子现象”。
land star法定股本仅有5万美元,2004年10月22日才设立,它第一件事就是大手买进亚洲资源。短短一个月后,11月24日这批全部亚洲资源股票为巨能抵债。也就是说land star的成立,就是为了替巨能偿还债!
那么,王女士为什么先把真金白银换成股票,再拿股票去救巨能呢?直接以现金救,岂不更有效率?答案是,她可能根本就没有现金买这笔股票。她的股票来源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以当时的市价(2港元/股左右)在二级市场买入,二是直接受让于其他的股东。
按常识,王大手买入公众股份1.294亿股(占亚洲资源公众股份的1/3),至少付出2.6亿港元,并一定会打乱供求关系,导致股价大幅上涨。而事实却是,股价居然没有暴涨,也没有交易量变化(见图2)。
所以,她的股份应该是直接受让于亚洲资源的其他股东。那么是谁和她做的这笔股份转让呢?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在操盘者Zhang Cheng身上。为什么找个香港人代劳呢?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安排体现的高超技巧。
因为,作为一个和任何上市公司都没有关系的香港人王书庆,她完全有权力受让别人的股票,只要双方都愿意,那这笔财产转让是俩人的私事,隐私受香港法律保护。而王完全有权力处置自己获得的这笔资产,来内地以股抵债。任何质疑她动机的人都将无功而返,因为可以肯定你找不到王书庆,即使找到了,她也可以说:“这是我的私产,没必要告诉你处置动机。”可以说,找这样一个王书庆站到前台,使整个过程于法律上,回避了诸多的披露义务,没有了任何纰漏。
亚洲资源和巨能曾经密切,海王和巨能更是密切,现在面对舆论质疑“亚洲资源股票来龙去脉”的说法,海王与巨能都“不知道”了。
其实,我们再翻一下扑克牌的正面看看,股民的3亿元真金白银变成了一手的港股,谁承认自己认识这些女士,不就等于承认那个金蝉飞到了自己手里了么?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傻,不是么,当然没有人会承认。
|